公医院
临近过年,郑州人民再次迎来了与疫情的遭遇战,一场冬雪过后,原本银装素裹的城市美丽异常,但疫情的反复再次让郑州人民面对着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为了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按时完成,上级防控指挥部下令驰援郑州。一声令下,快速集结,南阳医专二附院火速组成驰援团队,多名党员主动请缨,成为驰援队里主干力量!
本次参战的有7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作为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护理部蔡欣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及其他同志,医院团委书记黄艳平同志在驰援团队成立临时党团组织,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团队中用组织的力量给战友以切实的依靠和温暖,引领和帮助,充分发挥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蔡欣是一名警嫂,因工作地点不同,一直过着两地生活,她和孩他爸同为老党员,年疫情初期,两人因工作性质,身兼不同抗疫任务,整整三个多月未曾见面。这次在接到驰援号令的那一刻,她第一时间与他联系告知详情,孩他爸一句“安心去,平安回!”短短的一句话满是理解和支持。把两个孩子匆忙交给家里老人,她便整装出发了。
党员周倜是一名军二代,父亲是有着三十多年军龄的老党员。从小被父亲军人思耳濡目染的她,早已把父亲的淳淳教诲深深刻印在脑海中。她不顾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不顾自己还是一个哺乳期的妈妈,毅然报名,出征一线。临行前,一向不善于流露情绪的父亲也是一度哽咽,默默的为女儿准备出行用品,并叮嘱道:一定要做好防护,扛起“白衣天使”的责任和担当,为祖国和人民尽一份个人的绵薄之力。“知女莫若父”,女儿上一线抗疫的内心有多坚定只有他知道。周倜不仅要和同行队员一样参加高强度的采集工作,还要忍受哺乳期的涨奶之痛,每每空闲时刻,她总是悄悄地拿出吸奶器……“此刻我在郑州,看到大家眼中的信任和希望,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身上所被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定不辱使命凯旋!”周倜在日记中写道。
预备党员王斐是一名军嫂,和丈夫结婚8年,一直过着两地生活,独自带着孩子,还没有公婆帮衬,但是从来没有丝毫怨言,好不容易在今年12月1日,盼得老公复原归来,刚团聚一个月,接到驰援号令,她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因时间紧,还是老公帮她整理的行李,临行前老公依依不舍,红了眼眶,但还是为她感到骄傲,叮嘱她照顾好自己。
曾凤哲、李苏君、王儒君都是比较年轻的党员,也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李苏君还是双独家庭,这几个妈妈的孩子当中,最大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小的孩子才刚刚一岁多,但是她们都毫不犹豫冲到了抗疫第一线,每日只有到晚上才能给孩子视频一会,听着孩子在视频那头说“妈妈,加油!”“妈妈,你好棒”的时候,这边的妈妈们感觉到了极大的鼓舞。最好的家教莫过于言传身教,做有意义的事,做有用的人!党员妈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系好孩子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党员杨小晗在本次驰援郑州任务中,主动担起防护服写字、画图案的任务,每天完成采集任务后,稍事休息,待物资到位,就开始至少20套防护服的绘制任务。1月11日是她的生日,第一次在异乡没有家人陪伴的特殊日子,并没有影响她完成今日份核酸采集任务的使命,这一天她带领小分队出色地完成了社区的采集任务,并创造了本社区核算采集量新高。出发前团队小伙伴们纷纷要求在自己的防护服上写上“小晗,生日快乐”,来表达对她的祝福。今年的生日对于她来说是终身难忘的,这一天她收到了社区领导送上的祝福、鲜花和蛋糕;收到了来自不同社区居民的祝福;收到了来自团队一早精心准备的蛋糕……我相信所有的战友都如她一样,责任在前,勇于担当。让我们祝福小晗生日快乐!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本次驰援郑州,团委书记黄艳平紧跟党组织步伐,积极报名参与!她是团委书记,也是我们中医护理门诊的护士长,本次出征,时间很紧,但是她还是第一时间把她的“武器”塞到行李箱里,那是她每日都不离手的耳穴工具包,里面有铜砭刮痧板、压耳穴的王不留行籽等,天气比较冷,她首先想到的是大家在外的安康,在忙碌的采集工作之余,她还拖着疲惫的身体给队友进行耳穴刮痧和压豆,带着其他中医工作坊成员为大家进行肩颈放松和头部按摩,用中医疗法守护着大家的安康。
在党团同志们的榜样引领下,团队中其他的年轻同志们也得以快速成长,思想越来越坚定,技术越来越娴熟,效率越来越高,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们的使命和担当!未来的路还有很长,相信通过本次历练,她们的步伐会越来越坚定从容!
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的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昂扬的斗志。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疫情防控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驰援郑州的战场上,考验的是广大党员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白衣执甲,战疫必胜!”有他们在,这个冬天将不再寒冷!
供稿:医专二附院金珠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