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知道感冒及颈椎病常用刮痧穴位的好处吗

  • 来源:不详
  • 时间:2021-12-12 13:08:34

颈椎病、感冒刮痧穴位说明

(肩颈痛为主症)

一、临床表现

患者自觉肩背部、臂部酸痛,头痛、头晕,颈部僵硬,甚至出现颈肩或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病变棘突及患侧肩胛内上角常有压痛等。

二、常用刮痧部位

颈肩部:(1).督脉经—风府至身柱(面刮法)

(2).足少阳胆经—双侧风池至肩(面刮法)

(3).足太阳膀胱经—双侧天柱至大杼(面刮法)

2.背部:手太阳小肠经—双侧天宗(面刮法+手法点按)

三、常用经穴及刮法

1.风府

定位:在项后正中,枕骨粗隆下两筋之间凹陷中。

2.身柱

定位:在第三胸椎下凹陷中

3.风池(面刮法/角刮法/点按法)

定位:枕骨下两侧,风府穴旁大筋(斜方肌)外,后头骨下凹陷中。

4.肩井

定位: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凹陷中

5.天柱

定位:督脉哑门穴旁开1.3寸,当项后发际内斜方肌外侧。

6.大杼

定位:第一胸椎棘突旁开1.5寸

7.天宗

定位:肩胛冈下窝的中央

一、临床表现

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二、常用刮痧部位

1.头部:(1)督脉经—百会至哑门(厉刮法)

(2)足少阳胆经—双侧风池(面刮法)

(3)手阳明大肠经—双侧迎香(面刮法)

2.背部:督脉经—大椎至至阳(面刮法)

3.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感冒则加:

(1)经外奇穴—双侧太阳(点按法/角刮法)

(2)足少阳胆经—风池(角刮法)

(3)督脉经—百会(点按法/角刮法)

4.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感冒则加: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合谷(面刮法/点按法/角刮法)

5.局部疼痛较重者加“阿是穴”

三、常用经穴及刮法

1.太阳(角刮法/点按法)

定位:眉梢与眼外眦连线中点后方凹陷处。

2.合谷

定位:手背部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

3.曲池(面刮法/角刮法/点按法)

定位: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稍外方凹陷中。

4.大椎

定位:第七脊椎棘突下

5.风池(角刮法)

定位:枕骨下两侧,风府穴旁大筋(斜方肌)外,后头骨下凹陷中

6.哑门

定位:后正中线入发际5分的凹陷处

7.百会(角刮法)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处,或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处。

8.至阳

定位:第七胸椎棘突下,大约和肩胛骨下角平齐

9.迎香(点按法)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

常用刮拭方法

1.面刮法

用手持刮板,刮拭时用刮板的1/3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60°,以45°角应用最为广泛,利用腕力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有一定刮拭长度。这种手法适用于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络和穴位。

2.角刮法

用刮板角度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刮板面与刮拭皮肤成45°角倾斜。这种刮法多用于肩部肩贞穴、胸部中府、云门穴。

3.点按法

用刮板角与穴位成90°角垂直,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猛然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这种手法适用于无骨骼的软组织处和骨骼凹陷部位,如人中穴、膝眼穴。

4.厉刮法

用刮板角部与穴区成90°角垂直,刮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1寸长)前后或左右摩擦。这种手法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

又一期学员结业啦!

每月一期的线下经络刮痧培训,学员非常感动!

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ygav.com/gsyp/1356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刮痧_刮痧用品有哪些_刮痧功效_刮痧步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