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医文化的推广,刮痧疗法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保健,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9呕吐
呕吐常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顺刮。
10腹痛
腹痛,肠胃不适可取背部脊柱旁两侧刮治。也可同时刮治胸腹部。
11疳积
常常取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刮治。
12伤食所致呕吐腹泻
常见于小儿,可取脊椎两侧顺刮。如胸闷、腹胀剧痛,可在胸腹部刮治。
13头昏脑胀
头晕脑胀取颈背部顺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阳穴等。
14小腿痉挛疼痛
常取脊椎两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同时配用刮治腘窝。
15汗出不畅
可取背部、胸部顺刮。如手脚出汗不畅者,可在肘部、腘窝处刮治。
16风湿痹痛
风湿痹痛常取露蜂房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顺刮颈、脊柱两旁,同时取腘窝、肘部或痛处刮治,每日2次。
17黄褐斑
先清洁皮肤,再均匀涂抹润肤乳,按照额头、眼周、面颊、口周、鼻部、下颌的顺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从面部中间向两侧沿肌肉纹理走向或顺应骨骼形态单方向刮拭,在色斑、痛点处采用压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后按揉太阳、印堂、迎香、颧髎、承泣、四白、承浆、大迎、颊车及黄褐斑部位。刮拭速度宜缓慢柔和,力度均匀平稳,以皮肤潮红为度,不要求出痧。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
注意: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